日期:2025-08-24 21:11:22 标签:
近日,“经典剧重刷热潮”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琅琊榜》即便刷了N遍,依旧是常看常新,每次都能咂摸出新滋味。这不禁让人发问,《琅琊榜》为啥就能成为经典呢?真的只是靠主演们的颜值和人气吗?显然不是,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剧本不是靠狗血剧情博眼球一般的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往往会堆砌各种狗血剧情,什么三角恋、误会不断之类的。但《琅琊榜》可不一样!它的剧本那权谋叙事就像精密齿轮一样严丝合缝。从梅长苏谋划为赤焰旧案平反,到誉王和太子的党争,每个角色的行动都紧密相连。就像谢玉倒台时,兰园枯井案、杨柳心妓馆案等伏笔像连环炸弹一样接连引爆,牵一发而动全身,剧情一点多余的都没有。观众看剧就像解谜,智商被充分尊重,这难道不比那些靠狗血剧情凑数的剧强多了?
而且,它在历史厚重感和虚构之间把握得恰到好处。以南北朝为蓝本虚构出大梁王朝,融入“赤焰军冤案”“谋士朝堂博弈”等元素,既有《史记》里冤案昭雪的史诗感,又有《三国演义》般的权谋智斗,让这个虚构世界充满真实感。要是都像某些剧胡编乱造,不考虑历史感和逻辑性,能成为经典吗?显然不能呀!
所以说,《琅琊榜》靠的可不是那些俗套的剧情套路,而是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剧本创作,这才是经典的基石。
人物塑造不是靠单一标签很多电视剧里的人物塑造那叫一个简单粗暴,好人就是完美无缺,坏人就是坏到透顶,脸谱化严重得很。但《琅琊榜》可完全打破了这种模式!梅长苏这个病弱谋士有着双面性。他作为“麒麟才子”,算无遗策,布局天下;可他也是林殊,虽被火寒毒重塑身体,却藏不住少年将军的魂魄。靖王误解他时,他眼中满是落寞;指挥战役时,眼底又尽显锋芒,把“复仇者的隐忍”和“旧人的执念”演绎得浑然一体,超越了普通“谋士”的标签,成为悲剧英雄的典范。这能是简单用一个标签就能概括的人物吗?
配角们也毫不逊色,蒙大统领憨直中透着忠诚,言侯隐忍十年的孤勇,夏冬外冷内热的坚守……每个配角都有背后的故事支撑其行为逻辑,哪怕像谢玉这样的反派,临终前对莅阳长公主的复杂情感,也让反派有了血有肉。要是人物都像纸片人一样单薄,这部剧还能有这么大魅力吗?肯定不能啦!
可见,《琅琊榜》在人物塑造上的用心,让每个角色都鲜活起来,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呀。
视听呈现不是靠花里胡哨有些电视剧为了吸引眼球,在视听方面搞得花里胡哨的,各种浮夸颜色、夸张特效,结果反而显得很low。但《琅琊榜》的视听方面,展现了国风美学的高级表达。服化道在克制中尽显讲究,摒弃浮夸颜色,谋士穿素袍、武将着劲装,都和身份相符。像靖王铠甲的做旧质感,言侯祭祀时的玄色大氅,都透着“礼仪之邦”的古风。道具也很用心,“翔地记”书页做旧,玉蝉吊坠的细节,都承载着情感和线索。这难道不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装扮强?
镜头语言更是诗意化叙事,梅长苏独倚廊柱看雪,镜头从远景切换到特写,落雪和白发相互呼应,隐喻他背负的赤焰旧雪。战争戏不追求血腥,像“猎宫保卫战”中旌旗翻飞、箭矢破空的写意镜头,传递出“谋士决胜千里”的张力,让权谋剧有了武侠片的诗意。要是都搞些乱七八糟的视觉冲击,能有这种韵味吗?不可能的嘛!
所以说,《琅琊榜》在视听呈现上的独特风格,也是它能成为经典的一大亮点呢。
《琅琊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可不是靠运气或者单纯的某一方面突出。它是从剧本创作、人物塑造到视听呈现等多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才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它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好剧真的是需要全方位的精心打磨呀。以后的电视剧制作,是不是都该学学《琅琊榜》的这份匠心呢?
大家觉得《琅琊榜》还有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呢?不妨一起来聊聊呀。
#琅琊榜 #经典剧作 #影视分析
娱扒网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娱扒网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158